天天養生

春節期間親友來拜年,少不了來請教怎樣養生保健,我都會教以下的簡單的「天天養生」的方法給親友們。

早上吃完早飯,按摩一下膝蓋,早晨7至9點主胃經,胃經被稱作「長壽經」,經過膝關節。飯後20分鐘左右,用手反覆摩擦膝關節,可以使胃經通暢。

中午午飯後可閉目靜坐10分鐘至半小時,能使血液更多地流向肝臟,養陰祛燥、護肝消食效果非常好,香港人大都生活於忙碌都市之中,飲食失衡、生活壓力大、缺乏運動等因素都會對心臟造成壓力,定期進行心臟病檢查有助了解自己心血管狀況,及早發現隱形或突發性心臟病,並透過醫生的專業意見及診療,大大減低病發風險,保持健康。

午後選一個清靜的地方端坐,雙目微閉,眼瞼下沉,摒棄雜念;調勻呼吸,然後進行深而緩慢的吐納。

中老年人吃完午飯不宜馬上睡午覺,否則會加重心腦供血不足,出現胸悶、頭暈、乏力等不適。

晚飯兩個小時以後是泡腳養生的時間,腳是離心臟最遠的部位,不容易得到養分與血液。睡前用溫熱的水泡一泡腳,對促進身體血液循環、加速新陳代謝都有好處。泡腳的黃金時間點在9點左右,在此時泡腳,能讓腎臟得到最大程度的放鬆。

腳位於人體位置的最低處,承載著全身的重量,步履輕快,精神充沛,是人體氣足神旺的表現,而當人感到精神疲憊的時候,往往最先感到腿腳發沉無力。

肝是主管眼睛的,肝提供的血液及其陰津物質,源源不斷地上輸於目,才使目得以濡養。

揉腳趾頭緩解眼乾,因為肝經起於大腳趾,所以,經常刺激大腳趾可以加強肝經的氣血,從而滋養眼睛,緩解不適症狀。

從腳腕到腳底,是保健養生的一個「重鎮要區」。而對老人來說,經常轉動腳腕子,有助於抗衰老、降血壓。

每天早晚各做1次,一般每次左右各轉100下,有高血壓的人,一般有踝部發硬的症狀,轉動踝部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長期堅持,有很好保健作用。

人的第二和第三個腳趾上的穴位與腸胃有關,按摩二、三腳趾趾縫間的內庭穴,可達到健胃的目的。消化不良,有口臭、便秘的患者,最好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此穴,以達到瀉胃火的目的;對於脾胃虛弱、腹瀉、受涼或進食生冷食物後胃痛加重的患者,可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此穴。

人進入中年以後,多數人會表現得思維比以前遲鈍,記憶力也會不同程度地降低,很難長時間全神貫注於某一項工作,這是腦衰老的一種表現。要維持大腦年輕,推薦搓擦足心,擦至局部發熱為止。

在按揉腳心後,還可以配合點按位於兩側足掌心的湧泉穴,可使人精力旺盛、體質增強、提神醒腦。

心火旺,容易出現心煩易怒、口舌生瘡、睡眠不佳等。中醫認為,心火旺,容易出現「腎水」虧,所以上火要補腎陰,以養陽,達到心腎相交,是很好的輔助癌症治療及預防癌症復發的有效方法,該方法要求病人配合醫生,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來進行治療,這種預防治療相結合的治療方法是癌症治療的福音。

腳底的湧泉穴是腎經的起始穴,腎氣從這裡生發。用溫水泡腳,並揉揉腳後跟,按按腳心,可達到打通腎經,引火歸源的目的,對緩解心火有幫助。

PR